今天是:

學生工作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正文

青春服務基層 校地攜手促振興——我院組織實踐團赴博白縣、興業縣開展2024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發布日期:2024年08月03日 15:39    作者:秦爽   編輯:梁丁丁  點擊:    

青春在基層,振興在擔當。7月14日至26日,我院組建“直播助農實踐團”、“童馨支教實踐團”,先後奔赴廣西博白縣水鳴鎮西塘村、廣西興業縣牟村開展2024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團分别在廣西博白縣水鳴鎮白面麓生态園直播基地負責人馮李明和興業縣牟村駐村第一書記李淼月的組織率領下,通過直播帶貨、鄉村支教、科普講堂、調研走訪等方式,從校園課堂到田間地頭,從文化傳承到産業振興,通過打造1平台,建立1地方1團隊,利用“校村+校企合作”的實踐模式,開展了“1+1+N”系列的豐富活動,共同助力鄉村振興。


1.jpg

圖為童馨支教實踐團在牟村小學合影

童心築夢  教育賦能

國之大計,教育為先。實踐團在駐村第一書記帶領下來到興業牟村小學開展為期12天的鄉村支教活動。該實踐團自2013年成立以來,定期前往幫扶村興業縣牟村、博白縣水鳴鎮西塘村等地,與當地村委、小學攜手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在支教期間,志願者們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精心準備教學内容,為鄉村兒童提供語文、數學、英語、美術、手工等豐富多彩的興趣課程,共同推進鄉村教育事業的發展,為有效助力鄉村振興賦能。


圖為實踐團赴興業牟村小學開展支教活動

田間地頭  為民解憂

心為民所系,事為民所辦。實踐團成員在村委支書、駐村第一書記的帶領下,前往農戶木薯地拿鐵鏟協助清雜草、拔花生,為農戶們減輕了勞動強度,加快了除草進度。同時,農戶們也向參與成員介紹了當地的農業生産情況、木薯種植技術及其銷售渠道。她們用實際行動诠釋着青年學子的責任和擔當,用腳步丈量民情,以真情服務溫暖民心,心貼心辦好民生實事。


3.jpg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村裡農戶木薯地幫忙除草


4.jpg

圖為興業牟村村支書和駐村第一書記帶領實踐團成員下地助農

環保科普  綠色發展

垃圾分類人人參與,美好家園你我共享。駐村第一書記組織實踐團成員在牟村小學操場設置了垃圾模拟投放站,積極引導村裡孩童利用所學知識在垃圾分類手工DIY中用廢舊物品制作出各式各樣的手工藝品,并通過走訪入戶向村民宣傳垃圾分類、反詐、防艾等知識,引導村民從自身做起,做好垃圾源頭分類,積極參與環境保護,助推美麗鄉村建設。


5.jpg

圖為村裡孩童進行垃圾模拟投放


6.jpg

圖為引導村裡孩童垃圾分類手工DIY

美育浸潤  文化傳承

鄉村振興,文化鑄魂。實踐團在興業牟村和駐村第一書記的大力支持下,籌備文藝彙演活動,演出以村裡孩童為主,穿插舞蹈、歌曲、朗誦等節目,将豐富多彩的文化大餐送到村民家門口,讓村民能夠在家門口享受視覺盛宴。文藝彙演最後在村民們依依不舍的目光中落下帷幕,受到廣大村民的喜愛。駐村書記李淼月表示,未來将繼續組織更多類似的文藝活動,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多的文化力量,推動“美育浸潤,文化傳承”在鄉村的落地生根。


圖為興業牟村駐村第一書記在文藝演出上講話


8.jpg

圖為實踐團組織村裡孩童進行文藝演出

電商助農  産業振興

“電商+文化”,特色産業更“出圈”。自7月14日起,電商助農實踐團在直播基地負責人馮李明組織帶領下來到博白水鳴鎮竹編廠深入了解、學習竹編的發展曆程、制作過程及銷售渠道,走訪調研博白芒編産業發展之路,并在當地直播間進行帶貨試播,兩兩一組進行講解帶貨,以拓寬竹編制品的銷售渠道,助力博白竹編産業的發展。


9.jpg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博白水鳴鎮直播基地進行直播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博白水鳴鎮直播基地合影

多年來,廣西興業縣牟村、博白縣水鳴鎮西塘村白面麓生态園充分發揮實踐基地主陣地作用,積極提供實踐平台,引領廣大玉師青年學子深入鄉村,紮根基層,共同參與關愛留守兒童、教育幫扶、産業振興等系列活動,以實際行動踐行青春使命,用汗水與智慧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我院将繼續聯合定點幫扶村,與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訓基地建立緊密聯系,持續構建“校地”合作的常态聯系機制,推進人才培養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互融互促,繼續為助力鄉村振興添磚加瓦。